明明昨天晚上睡得挺好,一上午也是元氣滿滿,但一吃完午飯,就哈欠連天,困意擋都擋不住……關于飽后犯困,廣為流傳的說法是:吃完飯后,為了消化,進入胃腸道的血液就會增加,供應大腦的血量會減少,從而導致短時間內大腦缺血缺氧,引起反應遲鈍、犯困的情況。雖然吃完飯后,大腦供血量會有改變,但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顯示,變化度很小,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太大影響。那究竟是什么導致了飯后困倦呢?下面就和藥店慧享一起來學習吧!
飽后犯困,是怎么回事?
1、膽囊收縮激素
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,人體中分泌的膽囊收縮素一般在飯后兩個小時之內會明顯升高,等到兩個小時之后,這種收縮素分泌量就會減少;而相對而言,膽囊收縮素含量越高就越容易困倦。
另外,一般脂肪含量越高,膽囊素水平會更高,睡意會更濃。
2、食欲素
人體進食后,食物在消化吸收的過程中,餐后血糖會升高,同時抑制體內食欲素的分泌。而食欲素含量降低人體就容易犯困、不想動彈,食欲素含量較高,人體也會較清醒且活躍。
因此,特別是進食淀粉類較易消化的食物時,血糖相對升得更快,也更容易犯困。
3、胰島素
飯后食物中的葡萄糖被人體吸收,胰島素就會分泌出來,幫助控制血糖;胰島素會促進蛋白質合成,人體中所含的色氨酸會增多,在腦內先形成5-羥色胺,可進一步形成褪黑素,從而讓人體產生睡意。
此外,胰島素還會促進人體中鉀離子從血液中進入細胞內,若人體處于輕度低血鉀狀態,身體也會出現疲勞和困意。
如何緩解食困?
1、控制“量”
筋骨痛安膠囊價格每頓吃“七分飽”;以粗糧、豆類、薯類代替精白細軟食物,建議粗雜糧占全部主食的1/3-左右;增加綠葉蔬菜等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,減少高脂肪、高糖食物攝入。
2、中午小憩
吃完午飯后,可以小憩15分鐘左右,不僅能有效緩解犯困狀態,還能降低體內壓力激素分泌,提高下午工作效率。
另外,希臘的一項研究發現,一周午睡3次以上、每次小于30分鐘的人,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了37%!
3、適當多喝水
《人類神經科學前沿》上的一項研究發現,喝水能夠讓你的大腦提速14%,有助于保持思維敏捷,減少困倦感。
4、頭部按摩
用十指做梳頭動作,持續3-5分鐘,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有效松弛頭部神經的緊張狀態,減輕疲勞。
犯困也可能是疾病征兆
1、脾虛
脾主運化升清,飽餐后,脾的工作量驟然增加,若人體脾胃失調,往往需要更多的氣血參與食物的消化、吸收工作,這時,其他器官的血液供應則會相應下降,因此會出現困意。
若脾虛癥狀較為嚴重,困倦甚至無法控制,在積極治療的同時,也需要適當多補覺。
2、肝臟病變
肝臟是重要的代謝器官,出現病變,其解毒、調節水電解質平衡等功能會有所降低,向身體其它器官輸送的養料也會減少,就易引發身體乏力,總感覺力不從心。
癥狀表現
肝臟出現問題,除了困乏,還可能出現臉色發黑、黃褐無華、粗糙、唇色暗紫等;也可引起顏面毛細血管擴張,蜘蛛痣及肝掌(大小魚際發紅),有些病人還可能有脾腫大。
3、糖尿病
嗜睡是糖尿病的常見癥狀之一。因為此類人群的糖代謝紊亂,糖分無法被機體充分利用,從尿中排出,易引起體力減退、精神萎靡。
另外,很多糖尿病患者會合并高黏血癥和腦血管病變,導致腦動脈供血不足,大腦缺血缺氧,會引起困筋骨痛安吃了會引起心動過緩嗎倦、頭筋骨痛安藥哪個藥房有暈癥狀。
癥狀表現
剛吃完就覺得餓了,吃的很多,體重卻在下降;視力減退;傷口難以愈合;足部出現麻痹感或疼痛;夜間小便頻率增多。
因此,若出現相關癥狀,一定要及時做個血糖檢測,確認是否是糖尿病導致的犯困。